雄安新区白洋淀生态水文气象监测系统建设项目(以下简称该工程)的总体布置。即:工程在雄安新区白洋淀管理范围内的烧车淀、藻苲淀、采蒲台、圈头、捞王淀、关城、前塘等水域和瀑河、漕河、府河、孝义河、北四门堤等白洋淀核心水域以及河流入出淀口附近建设18套生态水文气象观测站。其中,水上观测平台8处、陆地观测平台7处和水文杆3处,各观测点位均避开白洋淀各堤防堤身断面,距离分洪口门均在1千米以外。
(一)水上观测平台
1号至8号点位为水上观测平台,平台尺寸为9米×5.4米,平台下部采用钢结构基础,共14根直径245毫米钢柱,支撑结构间距1.5米,基础埋深不小于淤泥底以下8米。平台底均高于白洋淀100年一遇洪水位以上0.96米。有关参数见表1。
(二)陆地观测平台
该工程在白洋淀出淀口、入淀口和泄洪口建设7个陆地观测平台(9号至15号点位),均为3米×5米钢结构平台,下部结构设置6根直径273毫米钢结构基础及1根10米水文杆基础,钢结构基础间距2米,基础埋深位于地面下6米,气象杆基础外径800毫米,基础埋深为地面下2米,埋深均满足冲刷线以下0.5米的要求。平台底高程高于100年一遇洪水位0.5米以上。有关参数见表2。
(三)水文杆
该工程16号至18号点位为水文杆,最下层为C20混凝土垫层,通过地脚螺栓与7米直径150毫米水文杆相连,底部基础地面部分尺寸为0.7米×0.7米,其余部分基础均埋于地下,基础埋深2米,埋深均满足冲刷线以下0.5米的要求。有关参数见表3。
工程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17274268905cb601.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