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2-88717376
资料完整性要求
涵盖全过程资料:
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包括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的所有文件。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等前期资料,这些文件记录了项目的起源和初步规划思路。施工过程中的文件更是不可或缺,像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变更通知、隐蔽工程验收记录、材料检验报告、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等,它们详细记录了工程建设的具体过程和质量情况。
附属设施及配套工程资料:
对于一些大型项目的附属设施和配套工程,如住宅小区的绿化、道路、停车场,以及工业厂房的水电气供应设施等相关资料也需要完整归档。这些资料包括附属设施的设计文件、施工记录、验收报告等,确保整个项目所有组成部分的资料都无遗漏。
真实性要求
原始文件优先:
所有归档的资料必须是真实的原始文件。例如,施工日志应是现场施工人员当时记录的真实情况,包括天气、施工进度、施工内容、遇到的问题等;材料检验报告必须是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出具的真实检测结果,不能伪造或篡改。
签字盖章齐全:
文件上的签字和盖章是确保其真实性的重要环节。例如,隐蔽工程验收记录需要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人员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这表示各方都对该隐蔽工程的质量进行了认可。任何缺少签字或盖章的文件,其真实性都会受到质疑。
准确性要求
内容准确无误:
资料中的数据、文字描述等要准确。比如工程测量记录的数据必须精确,建筑结构的尺寸、材料的规格型号等记录应与实际情况完全相符。在文件的编制过程中,要避免笔误、数据录入错误等情况。例如,在一份电气设备安装记录中,设备的型号、功率等参数必须准确记录,否则可能会对后续的设备维护和使用造成困扰。
相互关联文件一致:
相互关联的文件之间内容要保持一致。例如,施工图纸和竣工图纸对同一建筑构件的标注应该相同,若施工过程中有变更,竣工图纸应准确反映变更后的情况,并且变更记录应能与其他施工文件(如工程变更通知、工程量增减记录等)相对应。
规范性要求
格式规范:
文件的格式应符合行业标准和档案管理要求。文字材料通常要求使用 A4 纸张,字体、字号、行距等也有相应规范。例如,一般要求正文使用宋体、小四号字、1.5 倍行距等。对于图纸,其图幅大小、图签格式、比例尺等也要符合规定。
分类清晰:
资料应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归档。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工程建设阶段(前期文件、施工文件、竣工文件)分类,或按专业(建筑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等)分类。以建筑工程专业为例,又可以细分为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等子类别,每个类别下的文件再按顺序排列。
编码有序:
为了便于查询和管理,应对归档资料进行编码。编码可以采用多级编码方式,例如按照项目代号 - 专业代号 - 文件类别代号 - 流水号的方式进行编码。这样在查找文件时,可以通过编码快速定位到所需的文件类别和具体文件。
及时性要求
随工程进度同步整理:
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及时收集、整理。施工单位应安排专人负责资料管理,在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及时将相关资料整理归档。例如,在混凝土分项工程施工完成后,立即整理混凝土原材料检验报告、混凝土配合比报告、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检测报告等资料,避免资料堆积和遗漏。
竣工后及时移交:
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将完整的资料移交给建设单位或建设单位指定的档案管理机构。一般来说,这个移交过程应在竣工验收后的数月内完成,具体时间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档案管理规定和合同要求确定。